圖解預應力混凝土施工技術
2017-04-03 by:CAE仿真在線 來源:互聯(lián)網(wǎng)
一、預應力混凝土配制與澆筑
(一)配制
1.預應力混凝土應優(yōu)先采用硅酸鹽水泥、普通硅酸鹽水泥,不宜使用礦渣硅酸鹽水泥,不得使用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及粉煤灰硅酸鹽水泥。粗骨料應采用碎石,其粒徑宜為5~25mm。
2.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不宜大于550kg/m3。
3.混凝土中嚴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劑及引氣劑或引氣型減水劑。
4.從各種材料引入混凝土中的氯離子總含量(折合氯化物含量)不宜超過水泥用量的0.06%。超過0.06%時,宜采取摻加阻銹劑、增加保護層厚度、提高混凝土密實度等防銹措施。
(二)澆筑
1.澆筑混凝土時,對預應力筋錨固區(qū)及鋼筋密集部位,應加強振搗。
2.對先張構件應避免振動器碰撞預應力筋,對后張構件應避免振動器碰撞預應力筋的管道。
二、預應力張拉施工
(一)基本規(guī)定
2.預應力筋采用應力控制方法張拉時,應以伸長值進行校核。實際伸長值與理論伸長值之差應控制在6%以內。否則應暫停張拉,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后,方可繼續(xù)張拉。
3.預應力張拉時,應先調整到初應力,該初應力宜為張拉控制應力(fon)的 10%~15%,伸長值應從初應力時開始量測。
4.預應力筋的錨固應在張拉控制應力處于穩(wěn)定狀態(tài)下進行,錨固階段張拉端預應力筋的內縮量,不得大于設計或規(guī)范規(guī)定。
(二)先張法預應力施工

先張法預應力施工工藝流程


先張法預應力施工過程

先張法預應力施工
l.張拉臺座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,其抗傾覆安全系數(shù)不得小于1.5,抗滑移安全系數(shù)不得小于1.3。張拉橫梁應有足夠的剛度,受力后的最大撓度不得大于2mm。錨板受力中心應與預應力筋合力中心一致。
2.預應力筋連同隔離套管應在鋼筋骨架完成后一并穿人就位。就位后,嚴禁使用電弧焊對梁體鋼筋及模板進行切割或焊接。隔離套管內端應堵嚴。
3.同時張拉多根預應力筋時,各根預應力筋的初始應力應一致。張拉過程中應使活動橫梁與固定橫梁始終保持平行。
(三)后張法預應力施工
1.預應力管道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:
(1)管道應采用定位鋼筋牢固地定位于設計位置。
(2)金屬管道接頭應采用套管連接,連接套管宜采用大一個直徑型號的同類管道,且應與金屬管道封裹嚴密。
(3)管道應留壓漿孔與溢漿孔;曲線孔道的波峰部位應留排氣孔,在最低部位宜留排水孔。
(4)管道安裝就位后應立即通孔檢查,發(fā)現(xiàn)堵塞應及時疏通。管道經(jīng)檢查合格后應及時將其端面封堵,防止雜物進入;
2.預應力筋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:
(1)先穿束后澆混凝土時,澆筑混凝土之前,必須檢查管道并確認完好;澆筑混凝土時應定時抽動、轉動預應力筋。
(2)先澆混凝土后穿束時,澆筑后應立即疏通管道,確保其暢通。
(3)混凝土采用蒸汽養(yǎng)護時,養(yǎng)護期內不得裝入預應力筋。
3.預應力筋張拉應符合下列要求:
(1)混凝土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,設計未要求時,不得低于強度設計值的75%。
(2)預應力筋張拉端的設置應符合設計要求。當設計未要求時,應符合下列規(guī)定:
曲線預應力筋或長度大于等于25m的直線預應力筋,宜在兩端張拉;長度小于25m的直線預應力筋,可在一端張拉。
當同一截面中有多束一端張拉的預應力筋時,張拉端宜均勻交錯的設置在結構的兩端。
(3)張拉前應根據(jù)設計要求對孔道的摩阻損失進行實測,以便確定張拉控制應力值,并確定預應力筋的理論伸長值。
(4)預應力筋的張拉順序應符合設計要求。當設計無要求時,可采取分批、分階段對稱張拉。宜先中間,后上、下或兩側。


后張法預應力施工


后張法預應力施工流程
相關標簽搜索:圖解預應力混凝土施工技術 Ansys有限元培訓 Ansys workbench培訓 ansys視頻教程 ansys workbench教程 ansys APDL經(jīng)典教程 ansys資料下載 ansys技術咨詢 ansys基礎知識 ansys代做 Fluent、CFX流體分析 HFSS電磁分析 Abaqus培訓